【教材例】甲企业在2×14年1月1日建立一项福利计划向其未来退休的管理员工提供退休补贴,退休补贴根据工龄有不同的层次,该计划于当日开始实施。该福利计划为一项设定受益计划。假设管理人员退休时企业将每年向其支付退休补贴直至其去世,通常企业应当根据生命周期表对死亡率进行精算(为阐述方便,本例中测算表格中的演算,忽略死亡率),并考虑退休补贴的增长率等因素,将退休后补贴折现到退休时点,然后按照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在职工的服务期间进行分配。

假设一位55岁管理人员于2×14年初入职,年折现率为10%,预计该取工将在服务5年后即2×19年初退休。表10-1列示了企业如何按照预期累计福利单位法确定其设定受益义务现值和当期服务成本,假定精算假设不变。

设定受益计划当期服务成本如何核算1.jpg

注:

1.期初义务是归属于以前年度的设定受益义务的现值。

2.当期服务成本是归属于当年的设定受益义务的现值。

3.期末义务是归属于当年和以前年度的设定受益义务的现值。

本例中,假设该职工退休后直至去世前企业将为其支付的累计退休福利在其退休时点的折现额约为6 550元,则该管理人员为企业服务的5年中每年所赚取的当期福利为这一金额的1/5即1 310元。当期服务成本即为归属于当年福利的现值。

因此,在2×14年,当期服务成本为1 310/1.14。

其他各年以此类推。

2×14年末,企业对该管理人员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当期服务成本)   890

贷:应付职工薪酬 890

同理,2×15年末,企业对该管理人员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管理费用(当期服务成本)   980

贷:应付职工薪酬   980

借:财务费用 89

贷:应付职工薪酬 89

以后各年,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