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力损益是指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企业由于持有货币性资产而遭到货币购买力下降的损失,以及持有货币性负债和权益带来的货币购买力下降的利得。是货币性项目受到物价变动影响而产生的购买力的损失或利益。

在通货膨胀时期,货币贬值,必须付出较多的货币,才能获得同样数量的商品和劳务。因此,此时持有现金,应收账款等货币性资产,必然会丧失一部分购买力。即企业发生购买力损失。同样道理,在通货膨胀时期,负有货币性债务,如应付账款,应付短期借款等,由于欠款时货币相对币值较高,而清偿时可以用贬值的,即含购买力水平低的货币去偿付,企业就会获得购买力收益。购买力损益反映了一般物价水平变动对企业持有的货币性项目的影响。

发生货币购买力净损益可以作为评定企业管理当局应付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能力,及其理财方针是否妥善有效的指标。显而易见,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应尽量设法使货币性负债大于货币性资产,以便从中获得收益。在通货紧缩时期,则应尽量使货币性资产大于货币性负债,以避免物价下降所带来的货币购买力损失。